通過在基材表面發生化學反應而成膜的方法為化學鍍膜法。根據成膜方法的不同,又分為以下幾種:酸蝕鍍膜法、氣態法、表面氧化法、化學沉積鍍膜法、高分子材料涂覆法。
?、俑叻肿硬牧贤扛卜?/p>
在透明材料的表面涂覆一層高分子薄膜是一種行之有效且被廣泛使用的方法。這種方法防霧效果好,效力長,機械性能好,較為耐擦、耐磨和耐溶劑。其中常用的是親水性丙烯酸酯類或甲基丙烯酸酯類或其均聚物和共聚物。
?、诒┧狨ヮ惙漓F涂料
這種涂料的防霧原理是利用樹脂涂層的親水性,將表面凝聚的水滴鋪展而不成水珠,從而不影響材料的透光率和反射性,起到防霧作用。
例如:將甲基丙烯酸羥乙酯、甲基丙烯酸、過氧化苯甲酰和乙二醇單乙醚的均勻混合液,在氮氣保護下于 65 ℃反應 6~8 h 后停止反應,將聚合物溶液濃度調至 10%,再加入少量雙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及過氧化苯甲酰,在塑料或玻璃表面上噴涂,放置1~2 h 后移入 120 ℃烘箱中烘 1~2 h,冷至室溫即得防霧膜。
有時為了增強涂膜的機械強度,可在均聚物或共聚物中加入少量多官能度的交聯劑使之交聯成網絡結構的防霧薄膜。
也可將羥甲基三聚氰胺與聚乙二醇的增強液涂覆于已涂有防霧涂料的玻璃表面上,然后加熱,使其進一步縮合脫水固化形成聚乙二醇和三聚氰胺網絡結構的縮聚物,從而提高涂膜表面的防霧性、耐磨性(耐磨損、耐擦傷和耐溶劑)。
?、燮渌ィ})類防霧劑
將聚(羥基次乙基、羥基丙烯基)乙二醇的硫酸酯三乙醇胺鹽 4%,乙烷 4%,蒸餾水 2%,三氯-1-氟甲烷 30%,二氯-2-氟甲烷 30%,混合制成噴射的防霧劑。該防霧劑噴涂在玻璃表面上,用呼氣法觀察其防霧效果可達 240 h 以上。聚羥基丙烯基 1-丁基醚(分子量為 2000)的硫酸酯鈉鹽 20 wt%,蒸餾水 8 wt%配制成的防霧劑也能達到上述防霧效果。
?、裙铇渲惙漓F劑
對于玻璃和鏡面,硅樹脂類物質是一種經濟有效的防霧涂料。如 E-甲基硅油的酒精溶液(1-95%),涂在玻璃或鏡面上可取得很好的防霧效果,而由含有磺酸鹽基的甲基聚硅氧烷與一種以上的主劑(甘油、一乙醇胺、二乙醇胺及三乙醇胺)混合物不僅具有很好的防霧、防露效果,而且還具備除去車輛玻璃油染物的優異功能,是非常值得發展的一種防霧劑。
標簽:耐磨涂層鍍膜